手机看新闻
今日热点:媒体:保障房同样打造“好房子”。成都作为“好房子”政策的先行者,通过轨道TOD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城市更新项目,有效满足了新市民和青年人的高品质租住需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好房子”,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成都新规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居住舒适性,还通过智能化手段改善了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全国多个省份和城市也在积极推动“好房子”建设,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随着“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国多地开始积极推进这一理念的落地实施。成都作为先行者,其轨道TOD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轨道城市寓见·双凤桥1店”一经推出,便迅速实现了满租,其中30岁以下的租客占比超过百分之八十。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展示了成都在新市民和青年人群高品质租住需求上的有效满足,也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示范。
“好房子”政策的实施与效果
成都市政府在2024年8月发布的《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为“好房子”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新规实施后,开发商在赠送挑空、阳台、入户花园等面积时,能够更好地与计容面积融合,从而提升居住舒适性。位于天府新区的一处“好房子”项目,凭借其高层住宅、叠拼别墅及商业裙楼的多样组合,尤其是高层住宅的3.4米层高、40平方米生态阳台和高达百分之一百四十二的得房率,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
城市更新与老旧小区改造
成都的城市更新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各区因地制宜,取得了初步成果。例如,锦江区发布的71个老旧小区片区综合改造项目,将分标段陆续实施。驷马桥街道的工人村社区,通过原拆原建的方式,运用智能化手段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使400余户居民从“筒子楼”搬进了拥有独立厨卫的楼房。这种改造不仅提升了居住质量,也增强了社区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与展望
自住建部将“好房子”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推进以来,全国已有15个省份公开宣布推动这一理念的实施。杭州市近期配套制定的《杭州市住宅品质提升设计导则》将于4月1日起施行,通过精细化标准让“品质住宅”变得更具体、可操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瑞民认为,住房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是家庭空间和舒适的家,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了助力更多“好房子”走进城乡,业内专家建议通过政策创新、产品重构、技术赋能和观念革新等多方面努力,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无论是刚需群体还是改善型群体,都能在这一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居住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7000元/平方米
25000元/平方米
11000元/平方米
17000元/平方米
25000元/平方米
68000元/平方米
25500元/平方米
58000元/平方米
43000元/平方米
价格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