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回顾2016年上半年的天津楼市,就是一个大写加粗的“怪”。活久见的奇葩现象,赤裸裸的发生在我们身边。
其他一、二线城市叫嚣了很久的“面粉贵过面包”现象,在上半年的天津楼市终于“活久见”了!
5月20日,来自河北省的隆基泰和战胜22家竞争对手,以总价16.5亿元、溢价率152.3%竞得河北区建昌道1号地块,住宅成交楼面价高达24557元/平米(此前仅有和平、南开两区曾在土地出让中出现超过2万元的单价),也就意味着将来项目开盘后的均价很可能突破5万元/平米。
而该片区目前在售新房均价约在21000元/平米左右,二手房约在15000-19000元/平米。
房控君点评:地王虽不能直接指导定义板块房价,却不可否认能影响房价、拉动板块价值。随着下半年南开大学迎水道校区、天拖二期、可口可乐厂地块等优质地块陆续出让,更多“活久见”的地王效应或将持续发酵。未来中心城区土地价格走高已是铁一般的事实。
怪现象之六:刚需被挤出外环线 2万或成刚需新标准
如果说早前几年刚需族想在市区买房,勒一勒裤腰带也能买下一套较好地段的中小户型新房。眼看着房价涨成熊样了,再想往市区奔,吃土也救不了你。
扔一组6月各区新房价各位感受下↓↓↓
天津新房市场已经形成了一道由1.0、2.0、3.0房价包围的“怪圈”:3万档集中在市内六区,内环以里的核心区域甚至达到了4万;2万档遍布中至外环,甚至是外环以外区域;1万档基本上只能去远郊寻觅了。
房控君点评:从目前的销售趋势来看,市区新房供小于求,大家所关注的热点片区、热门楼盘,降价的可能性几乎为0。被高价房抛弃的老百姓处于“市区买不起,环城略富裕”的尴尬状态,他们开始转战环城等房价洼地,也就拉高了房价的底线。
早几年刚需族大多是以100万总房款作为置业的标准,按照100平米面积来算,单价1万左右是靠谱的心里价位。而如今,1-2万档已经被挤出了外环线,也就意味着2万单价或许会成为刚需的新标准!
怪现象之七:地段失毫厘 房价差千里
同区域、不同地段的两个住宅项目,高差价竟达2万?这种怪象你能想象到吗?
举个栗子:河东区雅仕兰庭vs恒大帝景 差价:1万6/平米
再举个栗子:红桥区振业名邸vs惠灵顿国际社区 差价:2万/平米
房控君点评:近一年,不少地块被炒热,一路之隔的两个地段很可能境遇大不相同,同区域内的房价或许更会被拉大(参照河西新八大里)。
不过个人倒是觉得,买房除了看地段还要综合考虑性价比。除了跟风抢购热点地块之外,不妨考虑一些价值洼地,像振业名邸、雅仕兰庭等成熟项目价格低于区域均价,也不失为低价购房的良机。
怪现象之八:户型面积越来越小 空间越来越多
市场另一大“怪”是产品。今年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户型:比如,中骏柏景湾110平米的四室户型(目前市场上面积小的四室户型)、首创悦山郡135平米南向四开间通透户型、首创多维时光76平米三叠墅……他们的共同点是:面积越来越小,空间却越来越多。
举个栗子:中骏柏景湾 110平米四室
户型点评:1、 南北通透、全明;
2、 户型方正,几乎没有浪费空间;
3、 入户两侧预留鞋柜、衣帽柜,方便居住。
户型点评:1、 三个卧室和客厅均朝南,南北通透;
2、 全明,每个空间都有窗户;
3、 超大开间、超短进深,保证采光;
4、 主卧套卫生间、带衣帽间,且衣帽间有窗户;
5、市场稀缺产品,预计售价较高。
房控君点评:面积越来越小、空间越来越多,成为上半年产品的一大趋势。这些“吃了减肥药”的新产品,解决了小户型空间不足的烦恼,也缓和了大户型房价过高的尴尬。不过面积缩小了,舒适度也会相应的降低,是颠覆还是鸡肋?相信下半年会见分晓。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