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利因素告知书,有些开发商呢,不好意思直接把不利因素告诉咱们购房人,于是呢,把这一页不利因素告知书悄悄地夹到购房合同里,等到咱们购房人发现这些不利因素,可能已经晚了。常见猫腻及隐藏手段
1、模糊化表述
例如:
“项目周边可能存在规划调整” → 实际可能是高压线、垃圾站、高架桥等。
“部分房源或受噪音影响” → 不明确告知是机场、铁路或夜间施工噪音。
目的:规避具体责任,为后续纠纷留余地。
2、位置误导
沙盘或告知书中将不利因素标注在远离楼栋的位置,实际建设时却紧邻住宅。
案例:化粪池标注在小区角落,实际建在楼栋正下方。
3、缩小不利范围
仅告知“500米内有变电站”,但隐瞒更近的污水处理厂。
用“部分时段采光受影响”掩盖全天无日照的问题。
4、捆绑签署
将告知书夹杂在几十页合同中,要求一次性签字,不给予单独说明或确认时间。
5、动态免责条款
“规划可能调整,以政府最终批复为准” → 为后期变更不利因素(如增加配电房)铺路。
首先,守住骑缝章这条生死线,每页边缘必须有连续红色骑缝章,如果发现断章、缺页,可以拨打报警电话,新加的内容属于无效内容。第二,检查好合同中是否存在空白部分,如果有,一定要在所有空白部分画上斜线。第三,用好手机、相机等取证工具。我们在购房时或签合同时可以对相关情况进行取证,比如说:我们可以明确问相关销售人员,该项目不存在其他不利因素,对吗?如果已经中招了,吃了不利因素的亏,一定要尽快去搜集证据,如果情况比较复杂,可以私信留言,添加微信号xiaojinsu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