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处北方,寒冬来临之际,凛冽寒风、漫天飞雪都是躲不过的景致。在集中供暖时代到来之前,老天津卫们在取暖上有的是妙招儿,驱赶严寒,营造温暖。

百年前租界自己烧暖气进口暖气自带小“微波炉

  天津民俗专家张显明告诉记者,“天津的暖气使用可能得有百年历史了!”百年暖气?听着吓人,可是眼见为实。张显明至今还能回忆起候见到的“洋人家的大锅炉”。

  在上世纪30年代,家住天津租界区域的“洋人们”早就在房子里安装上了暖气设备。张显明回忆,当时能用得起这样暖气的除了洋人以外,就是商贾富人。在天津五大道、意式风情区依旧是租界区域的时候,在这些独栋别墅的下面,往往就有一个锅炉,这个锅炉比较小,但是热气足以提供给整个建筑。

  没有集中供暖的时代,这些富庶的家庭就自己“烧锅炉”取暖,不过,锅炉也得雇人伺候,聘一个“司炉工”才行。

  锅炉、暖气片都是铸铁打造,而且都是“舶来品”,一水儿的进口货。或许是当时国内的暖气制造还不成熟,可想而知,一套完整、沉重的暖气设备从运输到营建,要大费周章,但是对于天津的严寒来说,这种改造还是值得的。

  有意思的是,当时的暖气片在设计上还兼顾其他功能,蕴含巧思。张显明就曾经见过一个洋人家的暖气片上设计了一个能够加热食物的小装置,暖气中间部分加装了一个方形的铁盒,四周用暖气片包裹起来,将食物盘子放在其中就能进行加热,一个冬季常用的小“微波炉”就这样产生了。

  壁炉设计被小洋楼采用后来成了建筑装饰物

  在公共场所使用暖气,早的是意租界的大赌窟回力球场,张显明记得,当时球场的室内就有暖气,是由后院锅炉房的两个大卧式锅炉来供暖。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租界中的大多数建筑在营建之初都在冬季取暖上做了准备,由于多数是西方建筑,在建设的时候就为房子设计了壁炉。外国人在壁炉使用上有着长久的历史,作为生活起居的一部分,习以为常,来到中国建造房子,壁炉也就跟了过来。

  张显明介绍说,这种壁炉在建造之初,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是由于效果与暖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暖气在天津的租界内普遍得到使用之后,也就在功能上渐渐退化。但是后来建造的建筑中,依旧有壁炉的设计,这些壁炉就逐渐成为“外国人”“高层华人”们西洋风格家中的一种装饰性装置了。

  老百姓家家用火炕砖炕土炕城乡有差异

  而在租界以外的华人居住区,暖气尚不为大家所熟知。火炕作为普遍的一种取暖方式被大多数天津人家庭所采用,但是对火炕的选择也有城乡差异。张显明介绍,在当时,火炕主要有两种,以材质来区分。在农村,大多数家庭会选用土炕,而在城市,人们则多用砖炕。

  农村的土炕是用土坯砌成的,土坯是用黄土加入埝草和水拌均匀后,放入木框形的坯模内晾干成形的,由于埝草增加了土的韧性,使其不易碎裂,这种简单的方式产生了农村为简单易得的建筑材料。

  不过,这种土炕的制造还是有一定讲究的,张显明介绍说,通常来说,这种来自农村地区的土炕做“烧饭”和“取暖”两用,经常是一间堂屋,中间放两个灶台,而两个灶台则通向两侧不同房间的土炕。在做饭的时候,烟气为两个屋子的大土炕提供热气。在盘土炕的时候,要保证烟道在里面曲折迂回,这种烟道可以让烟气把整个炕熏热,终在炕角砌个烟筒通到房顶以上。

  在城市中,这种土坯制作的炕则不太流行,归结原因则在于土炕是有使用年限的,通常来说,这种土炕的寿命多保证三年,如果不重新“盘”的话,就有坍塌的危险。而城市里的砖炕就好很多,张显明回忆:“我家当时就有一个砖炕,用白灰抹好,外面用木板封边,还髹了一层大漆,在边角的地方还加装了实木的护角,用木条固定好。”这种十分讲究的砖炕,他家从20世纪30年代一直留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

  “盘炕”“磕灰”有宝贝辞旧迎新年年有用

  对于火炕来说,一个日常维护工作就是对烟道和燃烧残余的清理。农村土炕的主要清理工作一般来说就是它“寿终正寝”的时候,据张显明介绍,在天津城区的边缘地区,也有一些人家使用土炕,每到冬季来临之前,土炕重新盘的时候,街上就有专人走街串巷地吆喝着:“盘炕!”

  这些来盘炕的人并不收取工钱,免费提供服务。他们的要求是要将拆掉的旧炕土坯和草木灰全部拿走,这里面可就有“值钱”的东西了。有利用价值的就是旧土坯和草木灰中富含磷肥和钾肥,都是庄稼生长不能缺少的肥料。盘炕的人们往往用手艺换取这些免费的肥料原料再将其倒卖。

  而在城市当中,用砖炕的百姓们,虽然平时的炕只用来取暖,不会用来做饭,但也会留下部分燃烧过的灰烬,这些灰对于当时的百姓生活也是有着重要的作用。张显明介绍,当时有一种职业叫作“磕灰的”,其实,他们的工作就是收走各家马桶中的秽物。那为何叫“磕灰的”呢?

  原来,百姓人家习惯在使用马桶之前在下面覆盖一层炕灰,而在使用完之后再覆盖一把炕灰,遮挡臭味。这样一来,当时的“市区保洁员”就要“磕”走马桶里面的“灰”,做好保洁工作了。看来,“炕灰”在百姓生活中是有着挺重要的地位的,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一样。

  煤铺兴起柴场没落木炭专供富贵人家

  经济条件不同,所用的燃料也就不一样。在当时讲究的富贵家庭中,还有一样重要的取暖工具就是炭火盆,在屋子中间,用炭火点燃温暖厅堂,天津很早就有烧炭的窑,卖炭的人挑着挑子走街串巷。但是,木炭的价格比较贵,并非是普通人家可以消费得起的。

  对于老百姓来说,早期都烧柴火。张显明回忆说:“天津有不少柴场,比如南市就有一家著名的杨家柴场。后来的名角新凤霞幼年就曾住在那儿附近。”而柴火其实也分为好几种,好的是麻秆,其次是芦苇,长的编蓆、扎苇把子,短的就成了燃料,还有高梁、玉米的秫秸秆以及一些晒干的杂草,算是不同价格满足不同需求了。

  而到了20世纪40年代,煤矿的开采开始给百姓生活带来比较大的改变,伴随着煤铺的兴起,柴场也就逐渐没落,家家户户到煤铺买煤,送煤工拉着煤车走街串巷,甚至背着煤筐爬多层楼梯,把煤送到家家户户的景象,成了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的记忆。这时候,炉子也就开始大规模地使用了。

  从洋炉子到汤婆子澡堂子里也能“腻乎”半天

  在当时,富贵人家时兴用进口的“洋炉子”,这种炉子大多高度在一米以上,用铸铁打造,十分“洋气”,火力十足。而老百姓的家庭里,多用一种被称作“花盆炉子”的小炉子。而同火炕比较像的地方是,炉子每年都要重新套,里面的耐火泥每年要重新做一次,这也是一门手艺,炉子套得好,火旺、利于拔烟,而套得不好的话,则容易灭火。这也就让“套炉子”的行业在城市里慢慢兴起,除非自家手艺好,不然就得请专业人士帮忙,让家里的冬天温暖起来。

  除了给家里供暖,人们也有一些小办法给自己驱寒。比如睡觉时使用的热水壶,张显明介绍说,当时的热水壶就是“汤壶”,南方也称作“汤婆子”,扁圆形、早是铜壶,后来逐渐有了陶瓷材质的,里面装上开水,放在被窝里给人们取暖,后来就渐渐演变成为橡胶的暖水袋。

  也有人专门到公共场合取暖,比如澡堂子,冬天约上两三好友,洗完澡赖着不走,打牌说笑,也是一种取暖方式,在天津,这些人还获得了一种独特的称呼,叫做“堂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