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其他 > 正文

京津冀尽显各地的民俗魅力 大团圆里小不同

每日新报  2015-09-27 08:14

[摘要] 月圆人团圆,月月月圆,而只有中秋的月是团圆月。同一轮明月,寄托同样的相思与乡愁,更寄托别无二致的向往与追求。而在不同的城市和乡村,先人们结合地域、时令、习惯创造了各自的中秋风俗。在华夏共赏月的“大同”当中,尽显各地的民俗魅力。

月圆人团圆,月月月圆,而只有中秋的月是团圆月。同一轮明月,寄托同样的相思与乡愁,更寄托别无二致的向往与追求。而在不同的城市和乡村,先人们结合地域、时令、习惯创造了各自的中秋风俗。在华夏共赏月的“大同”当中,尽显各地的民俗魅力。

“老例”三天假赏花瓜果香

京津冀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着天然的亲缘属性,中秋节里,赏月、吃月饼等风俗大体相同,但也各具特色。在老北京,八月十三至十五为中秋节,老北京中秋习俗,中秋要放三天假。十三到十五,学生也不上课。老百姓口中也称之为八月节。到了中秋节,街市繁盛,果摊泥兔摊所在皆是。十五月圆时设月光马于庭,供以瓜果、月饼、毛豆枝、鸡冠花、萝卜、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谚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毕,家人团坐,饮酒赏月,谓之“团圆节”。又将祭月之月饼按人数切块分食,谓之“团圆饼”。 从习俗上看,过去中秋节有送礼。“中秋,大家互送礼节……赏奴仆钱,铺户放账帖,每节如此。”现在送礼更兴旺。节前,弄两辆车,满满地装上月饼果品,挨家挨户送。当然,这里的家和户是指商家客户。送礼,自然是为了联络感情,结款要生意。

在中秋时祭月跪拜均是老北京中秋习俗习惯。中秋节之所以成为佳节,还在于对月亮有种种美丽的神话传说,其中著名的是“嫦娥奔月”。中秋之夜,千家万户于庭院中对月设下香案,摆满时鲜瓜果,诸如西瓜、苹果、葡萄、枣、梨、栗子等,还有熟食毛豆、五香花生、芋头之类。全家人还在香炉上插一枝生毛豆,代表月中的桂树。一切布置停当之后,全家人轮流向月亮跪拜。所谓祭月,是向月宫里的嫦娥遥拜。嫦娥是女性,月亮又属太阴,所以中秋主祭一般是妇女。中秋民俗

老北京过中秋必赏花,在花市等处要搭“花山”。而赏月文化也异常精致,分“文玩”与“武玩”两种,“文玩”是举办宴会,一起写诗猜谜;“武玩”则是到湖边赏月,或在四合院中置水缸,看月的倒影,并投石以搅乱它。过去的果子市在前门东,八月十三、十四两日灯火如昼,并有吆喝:“今儿是几来?十三四来,您不买我这沙果苹果闻香的果来,哎!二百的四十来。”

京城看兔爷 可供可玩赏

北京的中秋节,大的特色莫过于“兔儿爷”。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泥塑玩具。其形状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头上竖两只长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没什么区别。环形大眼,三角眉,面色粉白,染着粉红色的脸蛋,表情不失童稚又透着一股英气、机灵劲儿,非常可爱。典型的或者说正统的兔儿爷是一身武将打扮:身披金盔金甲、大红战袍,大的背插一把伞盖,小的背插两面护背旗,手上拿着刀,或左手托臼,右手持杵,或怀中抱杵,或手中什么也不拿。除了戏剧武将造型的兔儿爷,还有生活型、穿日常服装的,做成挑担的、磨刀的、闲坐的等等市井百态,也是兔面人形。还有一种是兔儿奶奶,模仿妇女的时装、神态,梳着当时流行的发髻,跟兔儿爷配对成双。还有一种呱嗒嘴的兔儿爷,上唇是活动的,中间系着线,一拽嘴就动,嘴内是空的。有的是两臂上有提线,线一牵,手臂上下移动,像是捣药的样子。每到农历八月初,兔儿爷就开始上市,热闹一些的街巷都有卖的,特别是东安市场、前门、东四、西单等繁华区、庙会上,卖兔儿爷的更多。有的兔儿爷摊子,把大小不一的兔儿爷摆在楼梯式的货架上,大的摆上层,小的往下摆,称作“兔儿爷山”,诗里说得好:“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争摆兔儿山。”兔儿爷的销售,就在八月十五前的半月左右,过了中秋节,也就下市了。所以,说到底它还是个节令物品。

中秋民俗

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黄涛介绍,虽说兔儿爷是孩子过中秋节的玩意儿,但还是跟普通的泥人玩具不同。兔儿爷还有神像的性质,北京人有供奉兔儿爷的习惯。北京人供的兔儿爷有两种,一种是泥像的,一种是纸上画的,后者又叫“兔儿爷码儿”,完全是神像。泥塑的兔儿爷从供桌上拿下来,就是小孩的玩具。不过还不是像对别的泥娃娃那么随便玩,是摆在桌上的,不致轻易摔碎。玩兔儿爷就是这样一种既哄小孩高兴又把它当神敬的习俗,这就是“寓尊天敬神于娱乐之中”。当然也不是每家都搞供奉兔儿爷的仪式,有些人买回来摆着就是为了让小孩高兴,给家里增添喜庆氛围的,不过节的时候也还是要小心地摆着,不能随便摔碎,总是存了些恭敬之心。

月饼当贡品 河北有“王家”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保定府是以直隶官府菜为主。而中山国故地的石家庄,就是山珍野味为主的秋宴。以沧海得名的沧州和地连山海的秦皇岛,中秋节正是吃海鲜的佳季节。

在河北省,人们总结出中秋天气与元宵节天气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谚语。就是说如果中秋节赶上阴天,来年的元宵节就必定会在雪天里度过。月饼作为中秋节的主要标志,不仅仅是过节的重要吃食,在传统中秋节也肩负着神圣的使命,那就是“贡品”。赵州王家的“庆源斋”,是一家老字号,这里制作的传统“自来红”的月饼,不使用模具,且工序繁琐,剂子包上馅料,手工捏制成型,用竹签扎若干个眼,烤制时便于蒸汽跑出来,易熟且不起鼓。出炉后要用特制工具在饼坯上扎十多个装饰性的星状花,俗称鸡爪花,同时在饼坯中间点上胭脂红。中秋月圆之时,打月饼接近尾声。“打几炉好月饼吧!”庆源斋掌柜的发话了。所谓好月饼,无非皮面多搁油,馅料食材加倍。将特制的月饼留一部分自己享用,其余的分赠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算是“内部特供”吧。

中秋民俗

王家还做一种成套的月饼,俗称“月饼套”,由大到小一摞八个,呈塔状。上面是点着红点的立体桃子。用红纸、绿纸铰成的拉花就挂在桃尖上,专门用于中秋之夜给月亮上供。中秋夜,月光似水,在月下摆放一张小桌,桌上除了摆放好看的“月饼套”,还摆放诸如西瓜、石榴、红枣、雪花梨之类的时令水果,合家围坐,对月饮酒,畅叙亲情,其乐融融……

津门吃“长脐”“兔儿宝”有扮相

天津人对于中秋节的午饭和晚饭,十分重视,因为它是合家团聚,在四季饮食之中,仅次于除夕大宴,列于第二位。菜肴方面,鸡鸭鱼肉螃蟹等,必不可少;在中秋家宴的酒水安排上,老天津人喜欢喝直沽高粱、五加皮、玫瑰露等天津名酒。八月中秋,螃蟹应节上市,在中秋节这天,天津人全家要在一起吃螃蟹,尤其喜欢吃河蟹,还讲究吃膏脂肥美的长脐。天津人以往每家每户都有月饼模子,家庭主妇自制月饼叫做“家常烙”,制作方法和蒸饼儿一样,但用饼铛烙制,这个天津中秋习俗如今在静海县部分村落依然存在。

中秋民俗

天津中秋服饰民俗,主要体现在童装上。旧时天津娃娃要穿兔鞋,戴兔帽。所谓“兔鞋”,就是将童鞋的鞋帮缝制成兔子形状,绣上红色的兔子眼睛,缝缀两只长长的兔子耳朵。在夜晚赏月时,妈妈还要给婴儿、幼儿戴上竖起两只长耳朵的“兔帽”。寓意驱邪祈福、健康长寿。此外,在花好月圆之夜猜灯谜也是天津中秋特色之一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天津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