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长春:保护文化遗产为城市铸魂

长春日报  2011-01-20 21:23

[摘要]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而城市文化遗产正是这座城市的历史积淀。截至目前,我市共发现文化遗址千余处、古城址75处、古墓群46处、近现代遗迹120余处、日俄帝国主义侵略旧址百余处。特别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展以来,又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664处。“文保”工作正为长春这座城市注入更深厚的文化肌理,也为这座发展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而城市文化遗产正是这座城市的历史积淀。截至目前,我市共发现文化遗址千余处、古城址75处、古墓群46处、近现代遗迹120余处、日俄帝国主义侵略旧址百余处。特别是第三次文物普查开展以来,又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664处。“文保”工作正为长春这座城市注入更深厚的文化肌理,也为这座发展中的“东北亚现代文化名城”注入深邃的灵魂。

2010年初以来,市政府领导、主管领导携相关人员先后4次赴京,向国家文物局汇报我市“文保”工作,并利用半个月时间完成了补充申报的13处“国保”单位的文本材料,使我市申报的第七批重点文化保护单位达到31处、43组。

“国保”零的突破指日可待

“实现‘国保’单位零的突破,增强城市文化底蕴”,这是政府对“文保”工作的要求,更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因此,市文化局(文物局)于去年完成了“国保”单位的“十二五”专项经费申报及我市各县(市)文管所建设资金项目的申报,并对申报“国保”单位开展了全方位巡查。据了解,目前我市已有21处文物保护单位在专家评审阶段获得通过,其中包括长春汽车制造厂厂址、长春电影制片厂厂址、地质宫、伪满军政首脑机关等,已报国家文物局待审,“国保”零的突破指日可待。

“文保”地方立法步伐加快

对于我市“文保”工作来说,建立规范全面的管理条例已经成为必需。为此,长春市文化局(文物局)开展了《长春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文本的前期准备工作。健全行政执法的尺度后,我市对私自悬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擅自动工修缮改造文物建筑的行为进行了依法处理,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文保”单位安全检查。对地质宫、伪满洲国勤劳部旧址、伪满新京银行、伪满州国八岛小学4处文物建筑的修缮,进行了严格审核。

标签:文化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天津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